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面对儿童文学成人化:我们需要恐慌吗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3-11-14 13:55:04


  在刚落下帷幕的第九届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大赛中,科幻作品《三体》尽管夺得奖杯,仍然因其题材而备受质疑;而同时,也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:“别再纠结于孩子看什么书,只要孩子愿意看就是好的。”笔者认为,这些争议的产生,大分部原因在于人们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存在思维定势,归结为一点就是大众对于儿童阅读的成人化趋势存在忧虑,在此笔者将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 

  内部蕴含的分裂因素

 

  从广义上来说,18岁以下孩子能阅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为儿童文学。事实上包括针对学龄前和学龄初儿童的低幼文学、针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儿童文学,以及针对小学高年级至高一学生的少年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。读者对象的分层注定了儿童文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。然而从中不难看出,在儿童文学内部存在着一个儿童和成人的交叉地带,那就是青少年阶段。

  虽然在成人眼中他们依旧是孩子,但这阶段大多数少年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。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童话一类的故事已经太过幼稚、单纯,难以满足与心智符合的心灵慰藉,因此像科幻、言情、武侠等题材开始进入青少年孩子的视野。从对《三体》获奖的质疑等现象也可以看出,这正是很多家长的顾虑之处,并普遍存在着“看这种书会把小孩教坏”的观点。笔者认为,青少年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读者层,其存在本身就为儿童文学内部提供了一个分裂因素。然而是否成人化并不是衡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价值标尺,价值标尺是要看作品是否写出了主人公的独特个性,是否具有文学的诗性特质,因此从这个方面看,家长们对于孩子的阅读“越界”现象并不用反应过度。


   外部环境的催生

 

  曾有学者指出,传统意义上的童真年代的海岸正在持续遭受成人化浪潮的冲刷。新时代的技术手段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重新塑造儿童,并改变了传统童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。换言之,儿童的变化发展也推动了儿童文学的转型。从文化思维的角度来看,儿童的自我书写,以及儿童文学作家的“成人化”创作,是其针对整个社会的态度变化作出的调整与转变。笔者认为,既然儿童文学的成人化趋势属于顺应时代节奏而衍生的新事物,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况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正是因为儿童的生活带有局限性,儿童文学更应该承担起开拓他们视野的功能。

  每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渴望挣脱的大人,那么,在每个大人的内心也都有一个渴望回归的小孩,两者重叠之处是彼此共同的空间。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,不应该是一种界限分明的代际读物,更不应该成为某一年龄段的专属。从根本上说,儿童文学并无绝对不能加以涉猎的题材与内容,关键在于处理的态度与手法以及传达出的价值观念。

 

  总而言之

 

  据笔者观察,到目前为止,我国的儿童文学体现的仍是一种保守型、单方控制教育模式,儿童所接受的也只能是被安排的趣味、知识和道德理想。在这种默认观念的导向下,对于儿童文学非健康成人化的忧虑才会被无限放大。笔者以为,联系所处时代和生活,应该对儿童文学多样化的现状抱以宽容心态,并相信孩子拥有其特殊的阅读美学趣味。意识到这些后,相信家长们对于所谓成人化趋势并不用如此恐慌,无论是成人化儿童文学还是少年文学,优秀的作品都值得阅读,而阅读带来思考和成长才是重点所在。

 

 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